拯救 文 青 魂
「小说课之王」许荣哲代表作,精确剖析小说创作之谜
从阅读、理解到创作,小说人的修鍊之路
「做为创作者,我们没有选择。是成为神的嚮往与执念,选择了我们。」──许荣哲
「每篇好小说,都是这个世界的一个谜。」──魔幻写实大师马奎斯
简单来说,谜就是魔术。
魔术之所以吸引人,是因为扭曲了现实。
可惜的是,魔术师不会为你解谜;同样的,小说家也不会。
幸好我们还有许荣哲,他将带你穿越虫洞,解开折磨读者的祕密。
也许你觉得我的小说之路太儿戏了,没有天才的传奇性。
但这正是我的目的,如果连我这样的人,都可以藉由努力、自学,而走出一条小说之路,那你有什麽理由说你不行。
唯一不行的理由只有一个──你是个纯粹的天才,你不需要加入星座,因为你自己就是星河。
万一你真的是星河,请略过凡间的夜景,以及你正在看的这本书,努力发出自己的光。 ──许荣哲
●60部经典小说✕47堂小说课➤➤读懂小说,体悟人生
●中外名作深度导读:海明威、马奎斯、莎士比亚、福克纳、欧亨利、高行健、契诃夫、余华、张大春、许荣哲、黄春明、金庸、张爱玲、卡夫卡、村上春树、克莉丝蒂、李仪婷、陈黎、瑞蒙.卡佛、芥川龙之介、三岛由纪夫、骆以军……等。
●12大小说关键要素➤➤小说创作Step by Step
●3大基本功✕3大进阶功✕独门上乘功➤➤创作指南,透析祕诀
●名家授权全文刊载:黄春明〈儿子的大玩偶〉✕骆以军〈降生十二星座〉
本书特色
1. 华语首席故事教练 × 博客来年度畅销作家 × 各大校园及企业人气讲师→许荣哲畅销代表作《小说课:折磨读者的祕密》全新扩增版
2. 文青男女必读 × 写作新手苦手高手必读 × 文学写作授课者必读
3. 读经典小说,偷名家技法,写精采创作
4. 从阅读到写作,从入门到精通,从中学生到上班族,最深入人心的47堂文学小说课
许荣哲精确剖析经典小说
●论马奎斯〈百年孤寂〉:「全世界最好的小说开头。除了表层的好,还有内裡的好。」
●论黄春明〈儿子的大玩偶〉:「把两难这个技巧发挥到极致,看似二选一的选项裡,小人物从来没有选择权。」
●论骆以军〈降生十二星座〉:「这篇小说之所以不易解读,因为它採取诗的结构,而不是小说的结构。」
●论《三国演义》:「以内在面貌提供读者无边无际的想像,以及挥之不去的恐怖惊吓。」
●论莎士比亚〈哈姆雷特〉:「当小说人物面临命运的抉择时,性格便会自动跳出来引领,走向必然之路。」
●论金庸〈神鵰侠侣〉:「有些祕密不能说,但有些祕密最好让你的读者知道。因为祕密会带来折磨,折磨会成为凌迟。」
●论张爱玲〈倾城之恋〉:「无论哪一种寂寞都可以,但是不准出现『寂寞』这两个字。」
●论村上春树〈国境之南‧太阳之西〉:「因果关係微弱,让读者当起故事的驾驶员,开往各式各样的可能性。」
●论卡夫卡〈蜕变〉:「规则定得越早,反驳你的傢伙就越少。」
●论李仪婷〈走电人〉:「它讲的是地狱的故事,但读者却误以为自己看到的是游乐园。」
许荣哲小说论
●坏小说家用模仿的,好小说家用偷的。
●请把故事的核心「矛盾」和「两难」偷走,那麽你也有机会变成故事大王。
●小说创作者就应该自以为是的、专制独裁的对抗现实。
●一开始就让小说衝上天际并不难,只要天马行空的胡扯就行了。真正难的在于小说如何直至终点,依旧翱翔在天际,这才是真功夫。
●传说是真的,好小说写到三分之一,就会自己写下去。
●两个面貌模糊的人,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对话,千万母汤。
●戏剧就是衝突,衝突是为了突围,突围就有了性格,性格决定命运。
●「性格决定命运」这句话,等同于「创作界的万有引力定律」。
●逻辑会把你从A带到B,但想像力能带你去任何地方。
●小说家再怎麽描述,都比不上读者自己的想像。想像永远比现实华丽!
●当故事决定不再折磨读者时,就完完全全失去了魔力。持续折磨读者的故事,才能成为无边无际的文学杰作。
●聪慧的读者选择好的折磨,平庸的读者选择坏的折磨。
平庸的读者在意的是找出正确答案;聪慧的读者在意的是,哪一项选择才能呈现出人性的複杂度。
●严肃小说家挖掘人心深度,通俗小说家讲好听故事。
●「悲惨」和「悲伤」完全不一样。虽然两者都悲,但悲惨不问过程,直接通往结局。悲伤则是迂迴曲折,在人心裡不停地打转,转出了不被理解,转出了叹息与怆然,转出了生命的无可奈何。
●在适当的高度,在读者完全没有察觉的时候,漂亮且流畅的一跃,才能激起最少的水花,获得最多的掌声。
●安安静静的衝突常常比刀光剑影、血流成河更有张力,因为它是一张悬在心底的网,柔软,却永远破不了。
●小说创作尽量少出现道德训示,即使是最真挚而诚恳的训示(姑且称之为「苦口婆心」),都可以免了。
●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小说之神、小说之梦,但最后终究要回到自己的本质,那才是人,才是现实。
●写作不只是希望和绝望,它同时也是希望中的绝望、绝望中的希望。
●诗和小说如何分辨?就我个人而言,小说的结构像大楼,诗的结构像鑽石。
●只有极少数的小说家是「母亲」;小说当然是创作,但在伟大的小说家那裡,更接近「生产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