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儿子两岁时,我在育儿上遇到了瓶颈,
友人推荐我阅读阿德勒的著作,
这就是我接触原本一无所知的阿德勒心理学的起点。」
☆岸见一郎第一本教养书☆
☆《被讨厌的勇气》亲子实践版☆
增订版新增序言
〈与孩子共度的「当下」有多重要〉
友人推荐我阅读阿德勒的著作,
这就是我接触原本一无所知的阿德勒心理学的起点。」
☆岸见一郎第一本教养书☆
☆《被讨厌的勇气》亲子实践版☆
增订版新增序言
〈与孩子共度的「当下」有多重要〉
教养虽然有很多比预期还辛苦的地方,不过和孩子在一起时所感受到的喜悦,就是「当下」孩子给予父母的幸福。就算不做什么特别的事,光是孩子活着就值得谢天谢地,能平安无事度过每一天都很难得。只要能这么想,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就能有所改变。 ──岸见一郎
不责骂,也不赞美,才是最好的教养
父母只要信赖孩子、肯定他们的价值
孩子自然会长出独立面对生命的勇气
✥ 理解孩子的言行:找出孩子行为的「目的」
✥ 不骂孩子:让孩子像花朵般尽情盛开
✥ 不赞美孩子:以信赖、尊重的态度取而代之
✥ 给孩子勇气: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人生课题
✥ 帮助孩子自立:不「介入」孩子的课题,而要成为「助力」
✥ 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:从尊重孩子开始
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贡献、肯定自己的价值
就有能力面对所有的人生课题
你不能──
X 赞美孩子。孩子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生,绝对不可以为了得到父母的赞美,而放弃自己想做的事。
X 责骂孩子。在责骂中长大的孩子,凡事只会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,害怕失败,无法自主判断行为是否正确合宜。
X 介入孩子该面对的课题。这样只会让孩子逃避责任,永远学不会自立。
你应该──
✓ 跟孩子说「谢谢!」「你真是帮了大忙!」给予孩子勇气,不再害怕他人的评价或失败。
✓ 用平等的态度,尊重孩子最真实的样子。无条件信赖孩子,建立起伙伴关系。
✓ 让孩子换个角度看自己,了解「注意力不集中」其实是「擅长多工」,孩子就会大不同。
✓ 把「孩子好好活着」当作起点,一点一点往上加分。
✓ 什么都不说,只是静静守护着孩子,相信孩子能一个人克服困境。
勇气推荐
.苏明进(老ㄙㄨ老师) 大元国小老师
最近的我,有了不一样的转变,不管是面对我的学生们或女儿,我都尽可能避免做出生气的选择;不责备、也不赞美,试着让孩子得到有所贡献的存在感。
也因为我自己在心境上的转变,我发现孩子们也跟着稳定下来,连带的感受到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,确实都不一样了。
诚挚推荐这本影响我极深的《不教养的勇气》,让我们有机会重新选择对待孩子的方式,重建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心关系!
.彭菊仙作家
岸见一郎以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观念做基底,让父母因改变对孩子的期望而泯除焦虑:「如果父母能学会从『孩子好好活着』这件事当成起点,那孩子做什么事都值得加分。」「只要孩子好好活着就可以感受喜悦」,所以教养本该是「帮孩子加分,而不是不断的扣分」啊!
……
我充分感受到岸见一郎所说的,孩子无需我们过度的赞美或责备所评价、所定型,他们是独立的生命个体,而且他们一直朝着这个不变的方向发展,大人根本不能「介入」他们的生命,而是「帮助」他们不断拿出勇气找到自己的价值。
.凯若作家
这本书让我体认到,养育出独立且关心他人的孩子,其实不是天方夜谭,但的确不容易。我们得从每天每天与孩子的互动中,觉察自己过去的习惯,改变我们的思维和行动,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与默契。而同时,在努力学习「给孩子勇气」的过程中,孩子们也给了我们智慧,与面对人生的勇气!而这也是现代的父母亲,最需要的力量。
.大树老师(赵崇甫) 线上育儿咨询
作者从阿德勒学说中领会的教养观念包括:
1. 如何接受孩子真实的样子,如何真正的尊重孩子。
2. 找到替代生气责骂的方式对待孩子,避免情绪化反应,让孩子出现更多问题行为。
3. 用肯定代替赞美孩子,孩子不是为别人而活的,不要让他为了讨好别人而放弃自我。
4. 经常对孩子表达感恩:「谢谢你」、「你帮了大忙」,让孩子慢慢的可以自我肯定,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人生课题。
你的亲子关系,可以从这本书开始,拥有新的想法和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