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6 - 676 0079 sparkofwisdom824@gmail.com
购物车
{{x.product_name}}
{{x.qty}} x ${{x.price}}
总额
${{sub_total_price | number:2}}

《原子习惯》是一本畅销书。
由我们读书会里年轻的导读人带领,我心怀期待,读书会的伙伴总能带来学习的随机性,我不抗拒,试着去看一本在我兴趣之外的书。

 

读《原子习惯》,如坐上腾空的热气球,摇摇晃晃地保持平衡。

 

☑️细微的行为会形成系统,即使没有目标,也会走向目标。
☑️建立习惯,让行为自动化,把时间腾出来,进行思考。
☑️从身份认同出发,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,问一问自己“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”
☑️永远发现每个阶段的自己,重新定义自己。
☑️养成习惯不在时间,而在频繁

 

书中融合了心理学的各家精华,不搞对立。但是作为务实,可落实的方法,James有所侧重,如果读者只萃取书中的方法在生活里实践,而不去理解方法之外的核心观念,其实不一定有好的体验。

 

或许是年龄的关系,我们对于目标和想要的事物,已经长出自己“想要”“愿意要”“乐意要”的样貌与方法。


为目标建立新习惯,对我们来说很费力。多重角色和密集的母职加身,时间早被剪成碎影,一位已婚育儿的女性,在生活中,就是不断巩固早期建立的习惯和放弃习惯,又再慌乱中强迫自己建立生活需要的习惯。但不得不说,自己早期形成的习惯系统,在生活中形成自然而然的动力。

 

因为习惯在生活中很重要,于是,阅读《原子习惯》需要停顿、连结、反思,我思考的问题有:
1。习惯一定可以让我们达成目标?
2。个人的目标是什么?
3。“你想成为什么人”,我们确定对这个预设的身份,在认知上没有偏差?例如:“我想成为好妈妈”,然后对好妈妈的定义是帮孩子处理好所有所有的事、不能让孩子有挫折……(在使用定位导航系统时,输入错误的目的地,会有什么结果?)
4。在想“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”之前,我们知道“我是谁”吗?

 

在执行书中的方法时,显然的,定义和认同都很重要,否则容易导致身心分离,造成更多的心理负担,形成规条,约束自己的创意人生。

 

阅读时,我刻意提醒自己先不认同它,产生距离,才有思考的空间。


心理学的行为学派,在自然科学上探究人和人的行为。如何刺激会有什么反应,学者们经过实验和收集案例,原子习惯的论点是客观成立的。但是人的目标是个人的,甚至是多元的,需要人的主观意识介入判断,我们需要自我探索:
我的目标是什么?
这目标对我的意义是什么?
我的渴望是什么?
我需要如何落实,以达成目标?有什么方法?

 

习惯容易进入自动化和无意识,想想如果用固定的行为或目标来对应这瞬息万变的时代,会不会就是现代版刻舟求剑的故事?我们在一些和人生目标相关的习惯中,保持“有意识”是不是也很重要呢?

 

建立习惯,很大部分是为了自控与自律,善用时间创造价值。
我们就得思考了!除了建立习惯,还有什么方法,可以培养这些能力呢?

 

有趣的是,我上面提到的难处和问题,书中都有破解方法,作者James Clear思考周全,他仿佛知道重视自我概念的读者会有什么观点,会如何质疑或驳斥,他予以认同,并给出说法。看这本书,一定要看到最后一章。

 

习惯很强大,要有追求健康的习惯,学习的习惯,组合出充实的生活。就像我们在阅读时,有思考的习惯,反思与探究问题的习惯;在生活中,有打开觉察能力的习惯,让无意识变成有意识,这些习惯就能保持人的弹性,选择适合自己的,淘汰不再适合自己的。

 

《原子习惯》是一本好书,但阅读时先不要轻易认同它,才会有机会看见这本书“方法”之外的其他核心观念或价值,我们才有机会重新思考习惯和选择习惯。

 

习惯可选择可改变,你会发现我们活在美好的时代,因为有权利选择,是一件多幸运的事。我记得我们的父辈祖辈,连拥有吃饭睡觉的习惯都困难啊。

 

黄淑珍 / 文

购书链接: https://mywisdomstore.com/cn/product_detail/5408/

 

Related Link

  • Image Description

    【天光书影】 《 原子习惯 》阅读推荐

    了解更多
  • Image Description

    4月份-莫淑清用绘本谈教养-同一个月亮下的思念

    了解更多
  • Image Description

    3月份-莫淑清用绘本谈教养-爱的面貌-你认识吗

    了解更多
  • Image Description

    2月份-莫淑清用绘本谈教养-儿童病房里有天堂

    了解更多
  • Image Description

    星空下的等待-蔡康永-隋棠-瑞莎-海狗房东-真情推荐

    了解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