姿態各異的樹,是人們生活經驗的一部分,也是創作時,記憶庫中隨時可提取的影像。「生命樹」圖卡象徵生命的多元樣貌,幫助心理工作進行時,更豐富的探討生命經驗。本圖卡採用特殊材質印刷,可單獨使用再催化口語表達,或引導創作出豐富的生命圖像,總共100張,包括80張樹卡,以及20張為空白透明卡。本套圖卡提供藝術治療、心理、輔導、社工、教育等相關專業人員,在助人工作中協助工作對象進行自我探索、環境調適、困境因應,以及其他具有環境互動意義之主題探索。
這套牌卡共有100張,80張牌卡上有各種樹的樣貌與姿態,20張空白透明卡,可以恣意地進行心目中樹的創作。牌卡盒的封面相當有生命力,翠綠色為基底,顯得清新脫俗,而看了牌卡後,更是讚嘆老師跳脫框架的創意設計,有別於一般牌卡的創作思維,其特點如下:
1. 牌卡材質:牌卡以塑膠材質為底,透明設計,店長說,要將圖樣印製到塑料上,其耗費的成本相當高,因為印製並不容易上色,塑膠材質有別於以往的紙質,可以防水、防任何潮濕,幾百年都不會壞。
2. 透明設計:卡卡居思考著,何以設計透明牌卡呢?這個巧思在於,牌卡上的樹可以跟任何的底圖做搭配,讓牌卡跟所有的環境都可以融合,讓創作不受空間的限制,各種媒材的搭配都成為可能。不論進行拼貼活動,或是繪圖,都可以再把樹卡放上,成為圖像的一部分,或是,樹卡為主題,為這個生命樹繪製它所成長與生存的環境,從一個點進行擴散式的創作。
3. 空白卡:與過往的牌卡一樣,都會備有空白卡,以便讓使用者可以將不在牌卡內的東西再增加,但這套卡的厲害之處是,我們可以在空白卡上進行創作,讓更多樹的樣態有機會呈現。卡卡居做了個實驗,究竟什麼樣的媒材可以上得了色呢?因為是塑膠材質,彩色筆與蠟筆進行了PK賽,結果發現其實各有優缺點,彩色筆上色比較水,因此顏色上去後呈現清爽滑順感,也就代表如果要重複使用,用衛生紙或濕布就可以擦拭掉,重複利用這些空白卡;蠟筆的上色是因為是蠟,所以畫上去相當亮彩立體,只是擦拭並不容易,雖然整個顏色可以處理掉,但還是有隱微勾勒的痕跡在上面。而塑膠卡有兩面,其中一面是平滑面,一面有點凹凸顆粒面,畫在顆粒的那面比較容易著色喔!
如果學校單位經費有限,就用彩色筆吧!可以重複利用,但如果帶領者認為 每一個創作都是每個時刻獨一無二的心意,也想讓80張繼續擴展,有空白卡的耗材可以購買喔!一點都不用擔心那20張創作完了該怎麼辦了,所以可以安心的運用這些空白卡。
如果教學者與帶領者很喜歡象徵、創作、玩創意藝術媒材,透過隱喻的概念就可以進行很多深入的自我探索,如同「我的任意門」卡一樣,江老師採取身邊隨處可見的事物,是熟悉的、可親近性的,也因此各種投射的素材就會一一的展露出來。而喜歡植物、大自然萬物的夥伴,對樹很有感的人,或是樹就是你的生命療癒力,就不能錯過這個牌卡囉!
牌卡內附有一本說明,有五個基本的活動可以帶領,但我覺得還有好多可能性,可以玩得很動態有趣,尤其是運用牌卡上色,或是將牌卡放在各種底圖上,就會形成另一種設計風貌,真的超有意思,歡迎愛玩創意的夥伴一起玩出生命中的那棵樹。
生命樹卡影片介紹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p0TBXOAcTY&t=29s